新時代勞動教育落地方案:三協同三深入三傳勞五進五育融合勞動實踐育“五好”學生
一、三協同三深入三傳勞
三協同:協同備課多元化 協同育人生態化 協同發展體系化
三深入:深入學校傳播 深入班級傳承 深入學生傳習
三傳勞:傳播勞動思想 傳承勞動精神 傳習勞動技能
二、五進五育融合勞動實踐育“五好”學生
進社會:以勞樹德 以德促勞 德是“養”成的 思想品德好
進課室:以勞增智 以智助勞 智是“學”成的 學習成績好
進圖書館:以勞育美 以美滋勞 美是“化”成的 審美能力好
進體育場館:以勞強體 以體勤勞 體是“煉”成的 身體素質好
進實驗實訓室:以勞創新 以勞勛勞 勞是“干”成的 創新實踐好
“三協同三深入三傳勞”將成為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主流模式之一
勞動教育學術服務團隊
內蒙古之行達成“三深三傳三協”初步共識
三協同:
協同備課多元化
協同育人生態化
協同發展體系化
三深入:
深入學校傳播
深入班級傳承
深入學生傳習
三傳勞:
傳播勞動思想
傳承勞動精神
傳習勞動技能
2021年6月20日
勞關天下惠達學子擼起袖子加油干——勞動教育學術服務團隊第·一年工作記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構建體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要求設置勞動教育課程,整體優化學校課程設置,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以河南商丘技師學院侯銀海老師為核心的勞動教育學術服務團隊迅速組成。
一、構建三協同服務理念
在歷時一年的多所院校探索與實踐中,團隊逐步形成了以開發勞動教育第·一課堂線上線下課程,服務百校千師萬班公開課程,編寫中職、職校和高職教材為主要任務,協同備課、協同育人、協同教師發展的“三協同”的勞動教育學術服務理念。
二、創新做學教評服務模式
重點在在第二課堂發力:通過產教融合網站和學管勞育通APP,創新了做學教評一體化的勞動教育服務模式。
做:新時代勞動教育三協同做學教評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并在幾所學校付諸實施
學:學生每日上傳的個人勞動日志可以從時間和經偉度上到分秒不差。學生提交的課程學習報告和勞動報告通過提交查重比對可以有效保證學生提交報告達到原創級別。一年來在吉林白城醫專120個班級5800多名學生、江蘇徐州技師學院200多個班級6000多名學生、內蒙鄂爾多斯應用技師學院144個班6000多名學生的教學測試,師生勞動教育同頻共振滿意率達到98%。
教:創新線上線下千校萬師萬班公開課真正做到了“勞動無處不在教育隨時隨地”
評:大數據“四度”“四可”評價更直觀能經得起歷史黨和人民檢驗
三、出版教學階段性成果
出版中職生、高職生、職校生勞動教育教程一套,待出版中小學學科融合教師版教材兩本;“百校行”一步一臺階記實
制定了完備的中職生、高職生、職校生勞動教育課程計劃。
制作中職生、高職生、職校生勞動課程演示文稿。
四、開啟勞動教育學術服務旅程
截至目前己率先向3000多所高校開通了,勞動教育資源校校通、班班通、生生通惠達學子30000名多名。
一年來在吉林白城醫專120個班級5800多名學生、江蘇徐州技師學院200多個班級6000多名學生、內蒙鄂爾多斯應用技師學院144個班6000多名學生的教學測試,師生勞動教育同頻共振滿意率達到98%。
1.破冰之旅
吉林白城醫專第·一站:破冰之旅勞動教育第·一課“勞動教育同頻共振”白城初步共識。
2.同頻共振
第二站內蒙古交通職校勞動教育第·一課“師生同頻共振”呼和浩特“師生共舞話勞動”初步共識。
3.做學教評
第三站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新時代勞動教育做學教評”,重慶“做學教評一體化)重慶初步共識。
4.眾人拾柴
第四站北京財貿職業院校站“三協同眾學派拾柴火焰高”北京“加熱階段性成果推進”初步共識。
5.融入主流
第五站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參加勞動教育專·業委員會籌備大會。
6.快速加熱
第六站首屆高校勞動教育體系建設(南京)高·端研討會。“四度四可”南京眾學派快加熱初步共識。
7.初見成效
第七、八、九、十站內蒙古站,“師生快速同頻共振”鄂爾斯初見階段成果初步共識。
8.五進五育融合勞動實踐育“五好”學生
第十一內蒙古站、十二站廣州工商學院站
五進五育融合勞動實踐育“五好”學生
進社會:以勞樹德 以德促勞 德是“養”成的 思想品德好
進課室:以勞增智 以智助勞 智是“學”成的 學習成績好
進圖書館:以勞育美 以美滋勞 美是“化”成的 審美能力好
進體育場館:以勞強體 以體勤勞 體是“煉”成的 身體素質好
進實驗實訓室:以勞創新 以勞勛勞 勞是“干”成的 創新實踐好
用在新時代的勞動教育上傳承創新了。“三協同三深入三傳勞”將成為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主流模式之一
(1)、三協同
協同備課多元化
協同育人生態化
協同發展體系化
(2)、三深入:
深入學校傳播
深入班級傳承
深入學生傳習
(3)、三傳勞:
傳播勞動思想
傳承勞動精神
傳習勞動技能
8.初覓到落到落地方案見成效
三協同三深入三傳勞五進五育融合勞動實踐將成為廣東初步共識
一、三協同三深入三傳勞:
三協同:協同備課多元化 協同育人生態化 協同發展體系化
三深入:深入學校傳播 深入班級傳承 深入學生傳習
三傳勞:傳播勞動思想 傳承勞動精神 傳習勞動技能
二、五進五育融合勞動實踐育“五好”學生
進社會:以勞樹德 以德促勞 德是“養”成的 思想品德好
進課室:以勞增智 以智助勞 智是“學”成的 學習成績好
進圖書館:以勞育美 以美滋勞 美是“化”成的 審美能力好
進體育場館:以勞強體 以體勤勞 體是“煉”成的 身體素質好
進實驗實訓室:以勞創新 以勞勛勞 勞是“干”成的 創新實踐好
五、期待勞動教育學術成果出爐
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勞動教育學術服務團隊,服務模式上創新,還將在課題研究、平臺開發、教師發展等多個方面開出美麗的鮮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擬參加線上下線勞動教育學術服務交流團隊核心成員與特邀專家簡介:
李醒東簡介
河南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從事教育基本理論、農村教育、勞動教育、教育政策研究。兼任中國教育學會農村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南省教育學會教育理論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南省勞動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省教育質量學會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監測評價學會秘書長。參與河南省《教育現代化2035》的制定,為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專家組成員,擔任商丘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專家組組長,同時參與了河南省多個地市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制定工作。
多年來堅持基礎教育一線調研,長期與多所中小學及幼兒園開展合作研究。先后承擔和參與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三部。
聯系方式:13683731243
郵箱地址:240263390@qq.com
黃鵬簡介:
黃鵬,廣州工商學院校長助理、學生處處長,高·級職業指導師、副研究員,博士研究生。中國科協“學風傳承示范基地”——“德學·五進”學風傳承基地負責人。獲聘為團中央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武漢大學中國產學研合作問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暨南大學創業學院創業導師。廣東省教育廳學生資助工作專家、廣東省知識產權局首批專家庫專家、廣東省高校易班(網絡思政)工作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為創新人才培養與產學研合作、教育經濟與管理。主持部、省、廳級項目10多項,出版著作、教材(含合著)11部,在《中國高等教育》《科技進步與對策》《中國高校科技》等期刊發表論文60多篇。曾獲高校學生工作學術成果特等獎、團中央學校共青團優·秀研究成果獎二等獎、廣東省高校優·秀文化成果一等獎、廣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成果二等獎和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學生核心素養優·秀成果一·等獎等。
曾獲中國基層黨建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廣東省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在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指導舉辦的首屆全·國產教深度融合高峰論壇上獲“新時代產教融合突出貢獻獎”表彰。 (Email:huangpengxp@126.com)
陳磊簡介
陳磊,男,漢族,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在讀博士,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政辦副主任、審計處副處長,職業院校勞動教育研究院骨干研究員,先后在教育部職成司、重慶市教委鍛煉,主要研究領域為院校治理、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勞動教育等方面。學校“雙高計劃”建設申報辦公室成員、院校治理部分主要執筆人,學校創新創業團隊負責人。作為專家組成員先后多次參與和重慶市相關文件的起草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級項目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0余項。先后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媒體和刊物發表10余篇,主編《勞動實踐》教材1部,副主編教材、專著3部,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項。
齊守泉簡介:
齊守泉 男 1970年生 教育領導與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教授,現任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經管學院黨總支書記,曾任學校教務處副處長、質管中心副主任、職教研究所所長和濟南市職成教研究所負責人。曾借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執委會辦公室工作,參與教育部職成司文明風采推進和教育部職教中心研究所政策法規室工作。主持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省級課題5項,參與課題26項。發表15篇核心論文。參與編寫書籍4部。教科研獲獎25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12項。作為主持人申報獲批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為濟南市高層次人才、濟南市青年科技獎、濟南市優·秀科技工作者等。
手機:13105319056 電子郵箱:741401565@qq.com
李智軍簡介:
李智軍,男,漢族,內蒙古準格爾旗人,中共·黨員,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現任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學生工作處副處長(主持工作),兼任學院武裝部部長,負責學生工作全盤。倡導“四自管理”,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服務,參與學校管理,成立自律管理委員會。同時,負責學院學生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國防教育和勞動教育等。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工作18年,先后完成了學生管理方面的論文10余篇,編寫教材5本,承擔市級、區級課題3項。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個人,先后兩次被評為市級和自治區級德育工作先·進個人,2018年6月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會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2020年被評為抗擊疫情先·進個人。現正在組織新時代應用技術院校勞動教育理論課和勞動教育實踐課的研究的課題和教材編寫工作。
毛平簡介:
毛平,男,荊州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三級),教務處處長。研究領域:思想政治教育、高職教育。
社會兼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教育分會理事、湖北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會理事。
所獲榮譽:兩次榮獲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荊州市師德標兵。
主要研究成果: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主持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3項,在《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等CSSCI來源期刊、《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文章10多篇,主編教材2部。
職教鯰魚侯銀海簡介:(2021年版)
侯銀海 男,1970年生,河南湯陰縣人,中共·黨員,現任河南商丘技師學院高·級技師。“草根”職教先鋒學術交流團隊創始人、“草根”勞動教育學術服務團隊核心成員、智慧教育創新產品體驗聯盟核心成員、新創課聯盟創始人核心成員,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終身發展工作委員會理事、湖南農業大學現代技工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成教所雷正光工作室特聘研究員。多家勞動教育研究院(中心)特約兼職研究員。任務+活動口訣型線上線下同步《職校生指導》、《實踐勞動教育新課改》系列叢書總策劃。多家教育信息技術科技公司教育產品高·級體驗顧問。創建的教學能力提升掃我學“萬人線上班課”服務教育同仁,真正踐行了教育無處不在學習無處不在。主要從事機械加工、模具一體化教學、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理論、勞動教育課程教材開發與協同備課指導等研究工作。近10年來,堅信“教育為公已達天下”的教學理念。游學足跡遍布20多個省180多地市,行程總公里數可以繞地球赤道7圈多,截止2021年6月學習交流達580站次與幾萬同仁線上線下交流教育經,2020年前創建了萬名教師同修“移動信息化教學萬師線上班課”。2020年12月創建 “勞育為公惠達學子““協同備課協同育人”“千校萬師萬班”線上線下公開課,吸引了幾百名老師關注并參與,截止2021年5月已有3萬師生選修。被職教同仁尊稱為“職教鯰魚”、“職教界搬運工勤務員”、“一路前行一路化緣游學苦行僧”。
張自遵簡介:
河南商丘技師學院教務處處長,正教授級高·級講師,技師。主要長期從事職業教育、德育教育、素質教育實踐和(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學與研究,兼任河南省職業技能鑒定評審專家、質量督導專家,河南省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評審專家,河南省商丘市師德師風教育專家,中國高教學會勞動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職教先鋒團隊核心成員,曾榮獲河南商丘市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進個人等稱號,發表專·業和素質教育類論文十篇,參編專·業和素質教育類教材7部,主持并結題國·家和省部級教學研究課題5項,獲河南省三等和二等質量成果獎各1項。
個人電話:13837090793
個人郵箱:zhangzz66@163.com
梁露簡介:
梁露,女,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商學院教授。北京市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北京市學術創新人才,北京市專·業創新團隊帶頭人。歷任中國商業史學會理事,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理事,教育部藝術教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動畫分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市場價格分會秘書,《中國教育信息化》雜志理事會理事(高教,職教部分),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市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比賽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選拔賽評委,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專家,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擬任中國高教學會勞動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公開出版和發表百余萬字,主編教材獲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
韓春卉簡介:
現任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學工處長,高·級講師。歷任徐州鐵路運輸技工學校團委書記、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辦公室副主任、圖書館長。曾獲濟南鐵路局 “優·秀團干”、“優·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集體曾獲“青少年讀書活動先·進集體”、“鐵道部青年志愿者先·進集體”;擔任校報主編8年。多年來,一直從事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編寫教材3本,承擔課題2項,發表論文及散文20余篇。2021年4月,主編《職校生勞動教育教程》,獲評職業教育通識課教育精品教材和“互聯網+"新形態一體化精品教材。
董超簡介:
董超 1970年11月生 九三學社 社員 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從事教育教學 26 年 專·業 計算機網絡。《高職生勞動教育教程》副主編。
特邀專家簡介
裴曉濤簡介:
裴曉濤,男,漢族,中共·黨員,河南新安人,副教授。現任鄭州商學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曾獲得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河南省教育廳優·秀管理人才、河南省民辦教育先·進個人、河南省教育系統信息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學術成果:主編《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等著作2部;在《中國高等教育》《教育導刊》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參與并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主持并參與完成地廳級科研項目10余項;獲得省廳級及以上部門科研成果獎5項。
李準簡介:
李準,男,講師,碩士研究生,現任鄭州商學院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兼勞衛科科長,負責全校學生資助工作和勞動教育工作,參編大學勞動教育教材1部,主持地廳級課題10余項,其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秦兆祥簡介:
秦兆祥,在讀博士,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博士生導師,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內蒙古旅游學會會長,內蒙古自治區政協應用型智庫專家,內蒙古旅游智庫專家,呼倫貝爾、包頭、鄂爾多斯、昆都侖區等盟市旗縣旅游智庫專家。長期從事民族旅游、區域旅游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廳局級以上縱向課題16項,橫向課題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4部,獲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獎2項。獲評“旅游教育杰出青年教師”、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入選內蒙古自治區“3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
陳浩簡介:
陳浩、男、1971年生,中共·黨員,教授、正高·級工程師(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曾任學校工程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指揮長、總工程師、建筑工程系主任、信息與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建筑工程學院院長、副校長,現任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院長。
一級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重慶市教育改革專家、重慶市1+X成果認證專家、1+X建筑工程施工工藝實施與管理職業技能專家委員會專家、重慶市工程技術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重慶市高職高專、成人高校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重慶科創職業學院教師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施工與應急技術類專家★、重慶市綜合評標專家、重慶市釆購評審專家、重慶市土建施工類高·級考評員、重慶市造價協會理事、重慶市建設工程管理協會專家、重慶市工程師協會專家、永川區無線電運動協會會員。
有29年的項目管理、施工管理、設計、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工作經歷,涉及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道路橋梁工程。做為專家近幾年參加了房建、市政、監理、造價、設計等工程評標、財政評審、施工檢查、專項方案論證等。
獲發明專·利授權2項、實用新型專 ·利授權30余項,撰寫專著1本、主編公開發行教材3本、主編校本教材4本,公開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核心、EI論文10余篇,主持市級課題研究3項、主持、主研校級教改課題7項,主持精品課程建設1項,主持校級實訓室建設項目3項(均獲市財政資金支持),在及學校的學術及專·業講座20多場,主持、參與橫向項目100余項。
2010年永川區優·秀教師,第六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榮獲“優·秀指導教師”、“全·國先·進個人”稱號,第七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二維CAD建筑設計榮獲“全·國優·秀指導教師” 稱號,主持市級項目“建筑工程技特色專·業建設”榮獲“重慶市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成果二等獎。
主要從事土木建筑工程教育教學管理、研究,施工技術管理、工程監理、工程造價。
范仁鋼簡介:
內蒙古國創職業教育評價有限公司總經理,職教高地研究院院長,參與過廣東省佛山市職業院校信息化大賽市賽評委工作,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全區中等職業教育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區賽的組織者與成員,區賽終入圍國賽選手集訓的組織者, 2019年包頭市教育局全市中等職業教育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區賽作品遴選的組織者與專家成員, 2019年~2021年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全市中等職業教育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區賽作品遴選的組織者與專家成員,2019年~2021年赤峰市教育局區賽遴選作品點評與培訓專家成員,2019年~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國賽作品遴選以及集訓組成員。